Shanghailus
  • HOME
  • ABOUT
    • interviews & exhibitions
    • Studio >
      •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 学画记
    • Review
  • galerielus
    • 海上画廊 Galerie Lus >
      • Exhibition & events >
        • workshop
        • 中文巧克力
    • 上海画廊 Shanghai Art Gallery
  • fineart
    • OIL PAINTING >
      • before 2000
      • Shanghai Girls 上海丽人
      • Shanghai expressionism 画上海
      • Metropolis 大都市
      • Rendezvous 邂逅
      • Europe Scenes 欧州印象
      • Shades of grey 阴影
      • season 四季
    • Face肖像
    • ink 水墨上海丽人
    • watercolour 彩墨上海丽人
    • 海上影画
    • MIX MEDIAN >
      • illustration >
        • 海上绘影 >
          • 壹 素 Touch of Home
          • 贰 浓· 夜 Bubbles
          • 蓝 blue
          • 叁 墨迹
      • Digital Art 数字拼贴
  • design
    • SHANGHAI STORY >
      • 上海之恋
    • handmade art scarf
    • handmade hat
  • photo
    • Shanghai Dream >
      • 从老卢湾到老静安
      • French town >
        • My Soul Garden
        • 绍兴路
    • BeiJing
    • 江南
    • Europe Image >
      • France >
        • Paris
        • Normandy 诺曼底 >
          • Rouen
        • Lyon里昂
        • Dijon 第戎
        • Alsace 阿尔萨斯
        • Pyrenees比利牛斯山,比亚利兹
        • Picardy 毕卡迪
        • 拉罗谢尔La Rochelle
        • 法国北部里尔
        • Vichy
        • Toulouse 图卢兹
        • Provence 普罗旺斯
      • going East >
        • Vienna 维也纳
        • Alps 阿尔卑斯
        • Poland
        • Czech 捷克 >
          • Prague 布拉格
      • Southern Europe >
        • Barcelona 巴塞罗那
        • Milan
        • Portugal
        • Tuscany
      • London
      • Hungary
      • Germany >
        • Berlin
        • Bavaria 巴伐利亚
        • 莱茵河谷
        • 科隆
        • 汉堡
        • Halle
      • Switzerland
      • Luxembourg
      • Belgium
      • Netherland >
        • Amsterdam
        • 海牙
        • Friesland >
          • hindeloopen
          • Sneek
          • Joure 白日
        • Historic towns >
          • Edam
          • Delft 代尔夫特
          • Leiden 莱顿
          • Amersfoort
          • Hoorn 霍恩
          • Utrecht
          • 哈勒姆
          • Enkhuizen
        • Hanse city 汉萨同盟城市 >
          • Life in Kampen >
            • IJssel 艾瑟河
            • Oudestraat specialists 老街特色
            • Kerst in Old Kampen
          • Hattem 哈滕
          • Zwolle 兹沃勒
          • Elburg 埃尔堡
          • Nijmegen 奈梅亨
          • Doesburg 杜斯堡
          • Hasselt 哈瑟
          • Zutphen 聚芬
          • Deventer 德芬特
          • Harderwijk 哈德维克
        • 古堡与博物馆
        • 不一样的“乡下”
    • monochrome
    • Portrait
    • women
  • Publications
    • books
    • As time goes by >
      • 衣
      • 食
      • 住
      • 行
    • 饮食男女 >
      • 海飘自家烧
      • 新加坡
      • almost 上海点心篇
      • 海派西点
      • 鹭鸶吃鱼
      • 学煲靓汤
    • ShanghaiWeekly Column 上海壹周图文专栏
  • Video

interviews & exhibitions

展览 专访
图片
我画的上海是我心中的上海,所有的画面中都是上海女子,有些来自我的记忆,大家从我回忆上海生活里面的文字里面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痕迹,那是来自一种熟悉情境的再现,有些是我个人情感的寄托,她们面目模糊,却都着东方旗袍,每个人因为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会对画面有着各自的理解和反映,我不会限制观众的思维,多时候,画面就像一匹野马,我要做的就是如何掌握缰绳,有时候,可以走彼岸,有时候却被马掀翻在地上,满身泥浆,伤痕累累。
​

希望通过每一次的失败,学到更都多的经验,更多的时候,还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这种感觉就好像爱玲所说的“令人心酸眼明”
上海,Shanghai 这个词在西方是一种亚洲的象征,因为发音也很动听,因此,很多与亚洲物品有关的商号,也取名Shanghai 无论主人是否与上海有关,是否会中文,乃至上海话。
说起来大家也许会很意外,实际上我十多年前在上海的时候,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非常抗拒讲上海话,因为很多细腻优雅的感觉无法用上海话来表达,感觉中文里面最美的就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华语,后来我从上海流落到南洋,很多年以后,从一些偶然的机会里,才发现以前的上海人和上海话完全不是我长大后接触的那个样子,那些保留下来的老上海人的生活方式是如此从容,得体,温润,又有品格,想起来这些疑问实际上是我很小的时候就埋下的种子,却一直没有机会发芽,但是海上的风物却是鞭鞭入骨,要忘记上海和上海话对我来说就像一个人学会了看书写字后要他重新变成文盲一样难,
记得当时我在法国的时候,为了探索自己绘画的方向而苦苦思索,那时候,从网上买了一套电视连续剧《画魂》打开了就有满屋子的中文背景和画面陪伴我,我就反反复复播放着,因为这是当时我唯一拥有的一套连续剧,里面,潘玉良到了法国,面对着湖光山色,却不能作画,那时候,玉良的老师告诉她:“如果,回忆是你的全部,那就画你的回忆”
这句话给我的感受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忘却。

在离开上海的10多年里面,我在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生涯下创作了一系列的上海表现主义绘画作品,它们能够在西方被人们接受和欣赏,我欣慰,

寻找这条和自己心灵沟通的渠道,我探索和寻找了很多年,在回到心灵原点的时候,我发现了这种可能,并且,生活给了我无限的空间继续发现,表现这种情愫,无论是用画布,还是水墨,或者是这段时间所迷恋的摄影,对我来说,都充满着探索的乐趣。


每次展览,对我来说都是经验的积累,我的第一次个展还是在十多年前,那时候,自己比较紧张,也没有留意身边的景色,很高兴这次画廊完善的准备和安排,希望以后自己可以更加专心创作,以写我心,艺术使我们拉近了彼此,在孤独的人群中寻找自己的风景,原来,它们就藏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图片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图片
Picture
Picture
​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https://theheroinejourney2016.wordpress.com/2016/11/04/the-heroines-journey-of-lu-schaper/
Picture
图片
1. 您的职业是?美术工作者

2.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您的人生信条?绘画是我的信仰

3.给您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事件是?小时候放学后一个人去复兴公园写生

4.到目前为止自己最满意的创作作品是?只要努力了就可以,总希望下一张会好一些,

5.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艺术流派是?目前来说是表现主义

6.对自己影响最的的艺术家是?林风眠,尼古拉斯德斯塔尔 Nicolas de Stael,里希特 Gerhard Richter

7.自己最不欣赏的艺术流派、艺术家是?每个艺术流派都有优劣的作品,因为自己画画,评价容易太主观,总的来说欣赏真挚的作品。

8.自己理想中的书房应该是怎样的?光线充足,有好音乐,空间宽敞,能够随心所欲

9.拥有自己的书房吗?有,自己的书房里主要放老上海历史文学资料,海派小说随笔,古董杂志等,客厅以大型艺术画册,摄影,时尚类为主,工作室里面主要是小型画册和各时期的的中外艺术杂志,随着创作的需要也常常调整,卧室里都是些家居类书籍以及从意大利,法国购买的时尚杂志,更多的书只能搁置在车库储藏室里,

10.最喜欢自己书房的哪个角落?为自己安置的上海角落

11.经常购买、阅读艺术书籍吗?对,只要条件允许就购买,心情需要就阅读,

12.家中收藏艺术书籍的数量大约是多少?占全部书籍总量的百分比是?大概占了家里整体的书中的一半吧!

13.购买的途径是主要是?旅途中,各地大小书店,博物馆,美术馆,巡回书展,书摊

14.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艺术书籍对自己创作的正面影响?伴随自己的成长,一本书就是一段个人历史

15.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艺术书籍对自己创作的'负面'影响?让自己肩负了一种责任



16.一本优秀的艺术书籍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只要符合自己口味的,就是符合自己“品质“的

17.比较偏爱哪的国家、哪家出版社的艺术书籍?只要印刷质量过关,价格合理,里面内容是自己感兴趣和空缺的就会买,不太刻意关注出版地和出版社。

18.自己最心仪的三本艺术书籍是??《赫尔穆特·牛顿作品集》 ,SHANGHAI MODERN 1919-1945上海摩登, THE BRILLIANCE OF ART DECO 装饰艺术

19.为什么?对自己的影响是?


《赫尔穆特·牛顿作品集》德国Taschen 2001年。
旅途中购买于德国一见钟情,2000年牛顿80岁时德国国家艺术馆为他举办了回顾展,这本书收集了展览的所有照片,几乎涵盖了Helmut Newton牛顿的所有重要作品,


<上海摩登1919-1945> 是在海德堡一家小书店内购得,里面包含大量而完整的海上文化历史艺术资料,

装饰艺术购与美国,那时候自己刚开始老上海题材的创作,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ART DECO的花样年华,当时上海的旗袍花样也同样被满眼的几何图案、对比线条所影响。

20.自己最想拥有但是还没有搜罗到的艺术书籍是?很多,例如中国美术全集,以及目前上海新出版的时尚图文手册,以及国内各时期的历史人文摄影,艺术杂志等

21.现在已经拥有的艺术书籍的数量、质量满意吗?一直在改进,没有特地去计划,只是见到喜欢了,条件允许就会收藏。

22.对国内出版的艺术书籍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对现在的情况不太了解,但每次都会注意,发现国内出版的书越来越丰富和吸引人了,就是时间不够多,行李不够大,

23.对国外出版的艺术书籍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选择丰富,题材自由

24.如果需要您自己来编撰一本艺术书籍,您这本书会呈现怎样的感觉?不知道,只能按照自己的感觉,

25.您觉得一本艺术书籍其图片与文字的数量设置应该是怎样的?要看舍么么类型的艺术书籍了,画册应该以画为主

26.回忆中自己拥有的第一本艺术书籍是哪本?应该是画报之类,三毛流浪记算不算?大型画册也许是马蒂斯

27.获得的渠道是?小画册垂首可得,从上到下身边到处都是,进口书主要在外文书店选择,有时候也人用大画册和我换画,例如印象派全集,

28.假设一下,如果生活中没有艺术书籍,自己的创作会呈现怎样一个面貌?也许会更寂寞,也许会更勇敢,反正记忆就会缺失了一大段,也许也不是这个样子了

29.岁月中与艺术书籍有关的最快乐是事是?小时候被“关“进书库,青少年在绍兴路去书店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在美院的图书馆的每个下午,有音乐和书陪伴我。

30.岁月中与艺术书籍有关的最悲伤是事是?多次搬家,出国动荡生活中的颠簸遗失,没有能好好照顾他们。


以上内容刊登于《大美术》 2006年3月号 ,虽然目前我还没有收到杂志,据悉另外两位被采访者分别是上海平面设计师姜庆共和摄影家评论家林路。

出版发行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业务总代理  上海得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国内统一刊号  CN31-1888/J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1-8666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经过几个月的周折,《大美术〉三月号,在昨天晚上总算拿到了手里,长途跋涉,千辛万苦,还好,整本杂志的质量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可读性也很强,才发现主编的名字原来就是当年上大美院的另一位学长,发现封面的照片也是他拍的,虽然,之前我连这本杂志到底是哪一家出版社出版的都不清楚,他们那一届里面出了不少人,有些还在画画,昨天傍晚,数码电视的80年代MTV,我现在常常老开着这个频道,里面又出现了那首莱昂纳多 里奇的—— Hello 里面的盲女大家也许还记得,当年这首歌分靡了校园,也因为当时的选择极其有限,来来去去港台,欧美的几首流行歌曲,在各种场合场地飘荡,那时候,上海名牌的服饰店和时尚杂志都很少,所以这些MTV的面的穿着就成了风向的指标,我还很清楚地的,当时的这位主编也留着莱昂纳多 里奇爆炸大背头发型,常常在食堂遇到他,他的造型还是比较特别的,所以有印象,瘦长的脸,倒是笑嘻嘻的,记得他有一茬没一茬的开玩笑,搭着话,倒也风趣。

霹雳舞的时候,记得他大红色的一整套绒衫绒裤,头上再绑块布,有一双耐克的运动鞋是很多人的梦想,看着这些80年代MTV,自己的记忆也在慢慢复燃,那时候的很多男生,着白色的宽大西装,袖口再往上卷几折,里面配上色彩鲜艳的圆领棉织衫,才管它白色画起画来不够方便呢!

有一个时期,自己每天烟熏眼,浅蓝牛仔,细高跟蛇皮鞋,那种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去穿的鞋子,浅色的珠光口红,那时候流行的油汪汪的彩装,大卷乱长发,吉普赛人一般,也是在那时候,我非常热衷办舞会,每周都企盼着周末的到来,可惜学院大多数都是本地学生,几乎没有舍么住宿的学生,和周围的纺织大学和华师大的人气相差了好多,不过,就那么几次零零落落的自发舞会,还是留给了我不可磨灭的记忆,当我再次看到 Hello 里面出现的阶梯教室,连着那些青春梦想的师生,美院的时光也似MTV一样在我的脑海中旋转起来,







昨天晚上,看到《大美术〉里面的介绍,还好不是我自己写的,不然要无地自容了,不过,从别人的口中听到对自己画风的描述倒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这样的描述自己如何也想不出来,就像这位主编也一定想不起来当年他自己的样子一样。



照这样的思路忆下去,也是80年代流水了,只不过那时候都是观照,倒也有着白描般的清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Singapore, groepstentoonstelling Singapore Culture Society. Eregast (links) was de presidente van de Singapore Soroptimist groep. Rechts mij.
图片
Picture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This is the invitation card of my solo exhibition at the Singapore Hyatt hotel in 1997. Of course my style has changed since then. Dit is de uitnodiging voor mijn solo tentoonstelling in het Singapore Hyatt hotel in 1997. Natuurlijk is mijn stijl veranderd sindsdien.
Paris Normandy times 巴黎诺曼底时报采访
Picture
乡愁,是彩色的!

来源:新民晚报



杨璐这次回故乡总算多呆了一段时间,在欧洲,投射在身上的阳光虽说从地中海移来,足以让海滩上的女人赤裸,但怎么也照不透画家心灵的角落。她常去蒙帕纳斯墓园会见另一位中国画家,想打听故乡的消息,但她早已熟睡,她就是潘玉良。她在潘的墓前供上香烛,还献上一支白玫瑰,犹如呈献一个很大的心愿。

在故乡,她让我看一幅油画:外滩的远景,从对岸掷过去的一瞥,江水滔滔的黄昏丢失了落日的余辉,有的是惊惶失措的浪花,打湿了鸥鸟的羽翼,枝型路灯努力在画面上比肩而立,却因为两个情人的闯入而失去平衡。他们是谁?彼此深情对视为何不敢相拥?难舍难分却又彼此猜疑?她将飘零在异乡,不知何日能重聚。再次凝视,我终于解读出画中的秘密,那个女孩应是杨璐,情人是谁不便打听,但我想也许就是上海这座城市。

杨璐是个很有艺术天分的人,16岁就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后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深造,1995年赴东南亚举办个人画展并在新加坡建立了个人工作室。当初她或有意在南洋长期羁留,但不久就失望了,那边的气场弱而乱,同行及收藏家的素养不足,鲜有能读懂她作品的人。新世纪来临之际,她似乎听到了莫奈与凡高的声声召唤,买了单程机票去欧洲,在离开上海的前夕,她画了今天我看到的这幅外滩。她想表达内心激荡、愁绪离别以及深深眷恋,但十年后我发现,那次匆匆拥别留下的絮语,怦然成谶。故乡已与记忆中的温香软玉大异,纷繁杂乱世相,沦陷的道德与冷冻的人情,被她在十年前摹写一过了。

行走在欧洲的大城小镇,坐在乡村宁静的溪流边,杨璐贪婪地将眼前的美景一一收纳在画布上,用鲜艳的颜色涂抹着狂喜与哀愁——那是一种甜蜜的乡愁。她追寻着前辈大师的足迹,滋养自己的同时又意外发现,中国的水墨画也能表达欧洲的风情与人心,甚至更真实、更深刻地展现文化上的精髓,所以有时她也用纯粹的中国笔墨与欧洲同行交流,招来由衷称许。

自然,乡愁是杨璐创作动力和灵感泉眼,是她开采不尽并时有惊喜发现的矿藏,她用色彩斑斓的画面续写着海上传奇,旗袍、女人、公寓、街景、顾影自怜的晨起梳妆与逃离歌舞现场的独身夜行……都可看作城市的历史与想象,是对东方文明的解读与修饰。杨璐以这个题材确立身份,强调与上海的血缘,更通过画中人物,寄托从少女时代起就编织的浪漫情怀。是的,她笔下的美女常常不让观众看清面容,但晃动着张爱玲的背影。她笔下的姐妹花有相濡以沫的牵引,却呈现出紧张的空间关系。她笔下的恋人欢聚,营造着唐诗宋词的意境,又酝酿着现代人的反叛与抗争。但是,杨璐并没有磨洗掉离家出走前的天真,她无意间流露的蹙眉,其实都带着真诚的期待。

杨璐怀抱乡愁回来,过几日还将带着乡愁去欧洲。行囊里分量最重的依然是乡愁。她的乡愁是彩色的、水墨的,阳光灿烂,也有雾有风,清晨的一声叫卖声也值得珍藏。她的网名叫“海上鹭鸶”,也许与早年临摹林风眠的作品经历有关吧,她的博客也成了朋友欢聚聊天的客厅。她在武康路有一个开放式的工作室,外墙上,她的作品被放大为一道街景,不少情侣专程到此拍照,甚至是隆重的婚纱,隔窗与她微笑的是他们,还有踽踽而行的老者。黄昏时分,晚霞穿透窗子,与她共饮一杯咖啡,至夜幕降临前才带走她的沉思。
more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HOME
  • ABOUT
    • interviews & exhibitions
    • Studio >
      •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 学画记
    • Review
  • galerielus
    • 海上画廊 Galerie Lus >
      • Exhibition & events >
        • workshop
        • 中文巧克力
    • 上海画廊 Shanghai Art Gallery
  • fineart
    • OIL PAINTING >
      • before 2000
      • Shanghai Girls 上海丽人
      • Shanghai expressionism 画上海
      • Metropolis 大都市
      • Rendezvous 邂逅
      • Europe Scenes 欧州印象
      • Shades of grey 阴影
      • season 四季
    • Face肖像
    • ink 水墨上海丽人
    • watercolour 彩墨上海丽人
    • 海上影画
    • MIX MEDIAN >
      • illustration >
        • 海上绘影 >
          • 壹 素 Touch of Home
          • 贰 浓· 夜 Bubbles
          • 蓝 blue
          • 叁 墨迹
      • Digital Art 数字拼贴
  • design
    • SHANGHAI STORY >
      • 上海之恋
    • handmade art scarf
    • handmade hat
  • photo
    • Shanghai Dream >
      • 从老卢湾到老静安
      • French town >
        • My Soul Garden
        • 绍兴路
    • BeiJing
    • 江南
    • Europe Image >
      • France >
        • Paris
        • Normandy 诺曼底 >
          • Rouen
        • Lyon里昂
        • Dijon 第戎
        • Alsace 阿尔萨斯
        • Pyrenees比利牛斯山,比亚利兹
        • Picardy 毕卡迪
        • 拉罗谢尔La Rochelle
        • 法国北部里尔
        • Vichy
        • Toulouse 图卢兹
        • Provence 普罗旺斯
      • going East >
        • Vienna 维也纳
        • Alps 阿尔卑斯
        • Poland
        • Czech 捷克 >
          • Prague 布拉格
      • Southern Europe >
        • Barcelona 巴塞罗那
        • Milan
        • Portugal
        • Tuscany
      • London
      • Hungary
      • Germany >
        • Berlin
        • Bavaria 巴伐利亚
        • 莱茵河谷
        • 科隆
        • 汉堡
        • Halle
      • Switzerland
      • Luxembourg
      • Belgium
      • Netherland >
        • Amsterdam
        • 海牙
        • Friesland >
          • hindeloopen
          • Sneek
          • Joure 白日
        • Historic towns >
          • Edam
          • Delft 代尔夫特
          • Leiden 莱顿
          • Amersfoort
          • Hoorn 霍恩
          • Utrecht
          • 哈勒姆
          • Enkhuizen
        • Hanse city 汉萨同盟城市 >
          • Life in Kampen >
            • IJssel 艾瑟河
            • Oudestraat specialists 老街特色
            • Kerst in Old Kampen
          • Hattem 哈滕
          • Zwolle 兹沃勒
          • Elburg 埃尔堡
          • Nijmegen 奈梅亨
          • Doesburg 杜斯堡
          • Hasselt 哈瑟
          • Zutphen 聚芬
          • Deventer 德芬特
          • Harderwijk 哈德维克
        • 古堡与博物馆
        • 不一样的“乡下”
    • monochrome
    • Portrait
    • women
  • Publications
    • books
    • As time goes by >
      • 衣
      • 食
      • 住
      • 行
    • 饮食男女 >
      • 海飘自家烧
      • 新加坡
      • almost 上海点心篇
      • 海派西点
      • 鹭鸶吃鱼
      • 学煲靓汤
    • ShanghaiWeekly Column 上海壹周图文专栏
  • Video